立德树人 明礼诚信
——生命工程学院深入开展养成教育活动纪实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良好行为习惯,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以来,主要针对二年级学生,生命工程学院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入开展以创建“文明和谐寝室”;创建 “文明和谐课堂”为重点的系列养成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一、创建整洁、文明、和谐、安全的寝室氛围,促进养成教育。
大学宿舍是大学校园内最基本集体组织,不仅是大学生们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们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和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从2014年9月开学以来,生命工程学院围绕创建“文明和谐寝室”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集中摸排、仔细核查、全面汇总学生寝室存在的各项问题
经过摸查汇总主要存在,寝室卫生状况较差;安全意识淡薄使用存有违章电器情况严重;搬寝后新寝室寝室纱窗、窗帘损坏丢失严重;二年级学生非法校外租房情况严重;部分寝室成员之间存在矛盾影响寝室和谐;寝室内吸烟、夜不归寝、熄灯后使用电脑等违纪行为严重;寝室文化缺失,学习氛围不浓。
(2)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工作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1.以良好的寝室卫生环境为基础,强化标准,严格执行。
良好的寝室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更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优美而精心设计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从开学第一天开始,辅导员带领学生干部,深入每一个学生宿舍,告知每一个学生,寝室卫生,摆设的各项标准,让所有学生都了解认识到良好的寝室卫生环境,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学生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的良好保障;对于动手能力差,生活习惯不好的寝室和学生,辅导员带领学生干部亲自动手,帮助其整理好自己的内务,规划好寝室的摆设,身体力行带动学生干部,带动广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重点树立表扬寝室卫生环境优秀的寝室,并组织寝室间的互相参观和学习。经过两个月的努力,2013级学生宿舍寝室卫生月考评合格率已经达到百分之百,优良率在60%以上。
2.以寝室安全为底线,狠抓严管。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并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有对学生行为习惯要进行细仔的规范,并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才能让养成教育走上规范化、具体化,学生行为习惯才能长期持续化发展。
针对学生安全意识淡薄,使用违章电器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我院专门召开了“文明守纪树良风,安全教育我先行”安全动员大会,通过班会,宣传板报,向每个寝室发放安全提示,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学生宣传违章用电、寝室内吸烟、校外租房的危害,提高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自觉的抵制上述违纪行为,自己不做的同时,当看到别人存在这种行为的同时能够主动的劝导告知,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经常性的深入宿舍进行排查安全隐患。截止2014年11月11日,全院所有在校生共计916人全员签订安全承诺书,清查违章电器五十余件,清查汇总全院校外外租房学生共计17人,其中5人为正常履行手续批准校外租房,其余12人非法和疑似在校外租房人员也已经及时得到处理和警示,处理夜不归寝违纪和熄灯后使用电脑行为的学生20余人,达到了教育本人和警示他人的目的,从制度上管理上给予保障和支持。
3.以寝室和谐文明为目标,积极打造。
习惯的形成,需要过程和时间,这个过程和时间需要持之以恒地强化对学生的认知引导和行为训练。因此清洁,安全的寝室环境不仅仅是定期的突击式的检查和清理,更需要每个人的习惯性的文明行为和良好的和谐的寝室关系来提供持续的保证。
针对个别“问题学生”,以及部分寝室内部存在矛盾的情况,开学至今,生命工程学院学工办老师经常性的与存在问题的学生谈心,使其能够转化思想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自觉的遵守,积极化解了多个寝室是内部矛盾,使每个寝室都成为和谐的小集体,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传递正能量,形成一个个积极传递正能量的小集体,同时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发挥各寝室团员青年、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4.以服务学生为理念,务实深入。
学院领导、全体学工办辅导员老师、学生会干部班深入一线,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对深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消除寝室安全隐患。同时针对部分寝室反映的窗帘丢失破损严重,晾衣难、寝室暖气不热等问题都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和解决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拉近了师生之间,学生干部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在解决了学生实际困难的同时有力的推进了寝室文明的建设工作。
二、创建文明和谐课堂,树良好学风,教风。
1.重拾上课礼,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2014年10月9日,国庆假期后的第一堂课,当任课教师刚刚走入教室,2013级园林专业两个班的七十名学生在学委喊出的“起立”带领下全都站起来,因为久不操练,很多同学也已经对上课礼程序已经生疏了,起立的节奏速度不尽相同,但看到台上老师惊讶而又开心的表情表情,学生们很快进入了状态,齐刷刷地喊:“老师好!”。下课之后,同学们就商量着下堂课要做的更加整齐响亮。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让二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堂上第一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营造师生相互尊重的氛围在2014年国庆假期前,生命工程学院团总支,向2013级14个班级发出倡议和动员,恢复上课礼,同时将会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经过一个多月的实施,恢复上课礼得到了绝大师生的认可,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同时任课教师老师也提醒自己认真投入教学,由此礼节就被赋予了实质内容。
2.杜绝课堂饮食,还课堂一个清新环境
针对学生将食物,带入教室食用的不文明行为,生命工程学院采取标本兼治的方式整治,首先从严格监督和管理上入手,达到短期内治标的目的,每天早上,组织学生干部在教学楼门前检查劝导学生不要将食物带入教学楼内,课堂上要求班级学生干部,任课教师能够主动的维护课堂秩序对课堂饮食的行为说“不”同时通过班会,板报宣传,辅导员老师与任课老师齐抓共管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好习惯,引导班级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不文明行为的发生,达到个人,班级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三、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锋模范作用,引领养成教育。
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与广大同学生活、学习在一起,本身就是各项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所以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养成教育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可以带动、帮助其他学生进步,增强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和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采取在教学楼及周边设立了十八个党员干部分担区,在学生公寓设立了二十个标兵模范寝室,按照相关制度,定期考核,有力的推进了养成教育在学生中的开展,同时提高了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质量。
四、全员育人,师生共同进步,教职员工一个都不能少。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学生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学生.你们怎样穿戴,怎么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学生都有着重要意义.”——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能否高效,扎实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需要整个教育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以身作则,共同对受教育人进行集体教育,为此,从开学至今,在生命工程学院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谈话,每一次活动都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平台,生命工程学院的全体教职工,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实验教师、还是保洁人员都是养成教育的实践者,身体力行的全方位多层次地发挥全员育人的功效,努力的促使学生行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生命工程学院开展的各项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的系统过程,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就能逐渐了解,进而使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地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当然还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总结,思考,创新,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而努力!


生命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prescription discounts cards
site print free coup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