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1日,沈阳市刘鸿典建筑博物馆举办LDI建筑文化交流中心名师讲堂系列活动--沈阳工业与工业遗产保护,我院园林专业学科带头人陈晓春教授、李美卉老师以及园林专业邓秉东等六名同学受邀参会。本次活动由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解维威主持,沈阳建筑大学原校长陈博超教授主讲,省内各设计单位、高校教师及学生代表出席。


活动现场
沈阳作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有着数百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它们不仅在新中国建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立体符号,见证了沈阳工业发展的历史,体现了具有丰富特色的沈阳工业文明。而如今,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房地产业的兴起,大量的工业遗存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过程中北拆毁,还有一些厂房面临着即将被拆除、废弃或不恰当利用的命运。因此掌握现存沈阳工业遗存的家底,并保护住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遗存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课题。通过陈伯超教授的讲解,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了特殊背景下产生的各种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陈教授以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为切入点,为我们介绍了未来在做工业遗产保护类的设计时,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目前,社会对于工业遗产保护逐渐形成良好氛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保护工业遗产,在制定保护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利用使工业遗产的重要性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再现,增强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识。在推动地区产业转型,积极整治环境,重塑地区竞争力和吸引力,带动经济社会复苏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沈阳作为共和国长子,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工业遗产保护做的并没有那么完善,未来还需要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规划专业及相关部门一起努力。


活动现场
讲座结束后,来自行业内的各位设计师、高校教师及学生们纷纷与陈教授展开互动,共同交流他们对于国内工业遗址保护与设计方面的感受与困惑。交流现场及其热烈,会后同学们也表示本次讲座受益匪浅,对于他们今后在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上有很大的帮助,也希望今后能多参与业内的专业讲座及交流活动,能帮助他们开拓眼界,打开与其他高校交流、与企业内专家们交流的渠道。

合影留念
生命工程学院(撰稿:李美卉;审核:王家庆;发稿:孙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