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工作

THIS NAME

特色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工作 >> 正文

学院特色

发布日期:2023-10-26    作者:     来源:     点击:

科技特派团守护辽东绿水青山

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教育部统一部署,2011年起,沈阳工学院定点帮扶辽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与清原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新宾、清原),学校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优势,以促进新宾、清原特色林业、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工作举措,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不断增强新宾、清原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项目实施背景

新宾与清原毗邻,均位于辽宁东部山区,两县总面积分别为4285和3932平方公里。新宾下辖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清原下辖14个乡镇,188个行政村。两县的森林覆盖率均居辽宁省前列,拥有猴石、和睦、岗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县,地理特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两县总人口分别为30.1和33.6万,其中满族人口居多。多山是辽东山区的显著地理特征,山区的居住环境相对恶劣,该地区2017年前处于整体贫困状态。

民族地区的山区开发依赖于山林。然而,森林病虫害传播的速度快、潜在威胁增大,而且林场森林病虫害爆发基本无规律可循。林地承包给家庭林场主之后,对于大多数家庭林场主及林农而言,经营林场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林木病虫害的困扰,林农们非常渴望获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精准技术指导及林下经济开发技术。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松材线虫病出现蔓延的趋势,给林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两县50%的森林为针叶林,而松材线虫病是全球松树疑难病症,被称为松树的“癌症”,从发病到整片松林毁灭只需3-5年时间。新宾辖区内的木奇镇、永陵镇、新宾镇、旺清门镇、北四平乡以及清原辖区内的清原镇、红透山镇、南口前镇等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材线虫病疫情,在南杂木镇松树林区,为防止松材线虫病疫情蔓延,染病松林基本被砍伐处理,目前在上夹河镇和木奇镇这两个乡镇的松材线虫病疫情较为严峻,严重影响了乡镇的林木经营、林产品加工、林下种养业、经济林与苗木培育以及森林旅游业,给该地区的生态安全以及林农的经济收益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实施进展

2011年,学校依托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园林、生物工程等专业教师组建了科技支农服务队,在森林保护、病虫害防治、林下经济动植物种养殖等方面开展科技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等项目,手把手地为农户解决难题。

2014年,国家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六部委批准沈阳工学院农学、园艺、植物保护专业为国家级卓越农林专业,并在校内及清原、新宾分别建立了实践基地,与当地科技局、团县委联合先后给农村青年开办了“雨露工程”培训班、“领头雁工程”培训班等。

2016年,学校牵头成立了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山区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专委会,在新宾永陵镇那家林场、清原土口子乡分别建立了服务站,从种植规划、病害防治到产品加工全程提供技术服务。

2017年,依托学校的校内基地建设的“沈阳工学院益农星创天地”入选辽宁省科技厅星创天地项目,同年入选科技部国家级“星创天地”项目,成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平台,通过整合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等资源,采用“互联网+特色农业+规模化生产”模式开展工作,为两县的科技特派员、农村中小微企业、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提供综合服务。

2018年,中国教育报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大力宣传报道了沈阳工学院科技支农服务队八年来在辽沈地方特别是辽东山区开展科技支农工作取得的成绩。

2019年,根据辽东山区林业病害的实际情况,学校以“辽东之所需、沈工之所能”为原则,自筹资金1500余万元,在省科技厅、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的支持下,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辽宁省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站联合建立了首个校地共建的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

2020年,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副司长厉建祝分别到学校重实验室就其申报东北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工作听取汇报,决定将辽宁林业的病虫害防治有效措施进一步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

 

  1. 主要工作举措和实施效果

    (一)守卫辽东山区绿水青山  筑牢松材线虫防御屏障  

    科技特派团在辽东山区实施的松材线虫媒介昆虫可持续防治技术,是目前为止降低松材线虫媒介昆虫虫口密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在林间释放天敌昆虫及树体打孔注药及设置诱木等方式全方位立体控制松材线虫有效媒介的方式,指导林农合理开展生物防治工作,预防率50%以上,治疗面积3.38万余亩,防治率60%以上,辐射区达到5.3万亩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具有积极的辐射推广效应。为更好地为辽宁东部山区林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科技特派团还制定了《云杉花墨天牛防治技术规范》国家行业标准,以及《辽宁省松材线虫病检验鉴定技术规》《日本松干蚧测预报技术规《辽五味子无性繁殖技术规程》和《蓝靛果贮运加工技术规程》等辽宁省地方标准。

  2. 积极搭建外部合作平台  推介辽东山区特色资源

    2016年以来,学校承办、协办了多次中外合作交流活动,特别是中俄食品生物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在沈阳工学院和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均建立了山区特色产品研发实验室将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化在清原向阳红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历时3年,合作社生产的“沈工酒庄”“双洪冰玉”“湖小冰”等系列酒类产品已成功上市,一带一路背景下,探索山区林下资源产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学校承办了全国首届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将全国各地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引入辽东山区,推介了辽东山区独特的农业资源。同年,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盟,辽宁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协会高度认可学校科技支农工作,将第二届中国蔬果产业产学研交流研讨会地点设置沈阳工学院,通过此全国性交流平台,我省多家企业项目与成果实现了对接,为我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科技报、省教育厅网站、辽沈晚报、抚顺电视台等媒体先后多次对科技支农团队进行跟踪报道。

  3. 发展林下中草药栽培  实现脱贫攻坚新突破

    科技特派团通过在辽东山区以建立工作站的方式建立了科技扶贫“根据地”。万棵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通过在新宾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建立的工作站对口服务对象之一。该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在特派团指导下从原来种植玉米为主,转为种植经济作物,目前包括苹果128亩,树下套种中药材草乌头、赤芍共46亩;林下种植中药材58亩、山野菜120亩。在合作社负责人赵桂清的带动下,解决了村里近50人就业问题,其中大部分是村里低收入农户。郗传玉原来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苞米一亩地也就收五六百块钱,听说种中药材一亩地能收入几万元,想试一试多挣点钱。我们也不懂什么技术,现在有专家帮着就太好了。我准备学会了后扩大规模试种中药材,咱也富裕起来。”郗传玉说。新宾是我省重点林业县,目前全县经济林与林下种植面积达到125万亩,其中以红松、核桃、榛子为主的经济林60.7万亩,以林下参、淫羊藿、细辛为主的森林药材和以刺嫩芽、大叶芹、蕨菜、食用菌为主的森林食品64.5万亩。截至2020年11月,在科技特派团帮扶下,新宾117个建档立卡人员脱贫,清原17人脱贫。

  4. 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服务山区经济社会发展

      沈阳工学院积极组织引导师生150余人次参与辽东山区林下产业扶贫一线,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从实践中和地方需求中凝练研究课题,“辽宁省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天牛及其可持续性防治技术推广”“新宾满族自治县森林保护项目”“新宾满族自治县特色中药材糖苷组分的抗肿瘤活性筛选及分子机制研究”“辽宁山区药食同源中药资源挖掘关键技术及加工产品研发”等项目分别在国家林草局、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技厅、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立项为科技计划研究课题,为辽东山区生态保护及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产业扶贫提供技术支持。学校“科技支农服务队” 被共青团中央表彰并被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抚顺市团市委在沈阳工学院建立了抚顺市农村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并在原科技支农服务团队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惠农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助推我省农村青年创新创业。

    四、主要经验

    (一)充分发挥植物保护重点学科与激励机制优势

    沈阳工学院是一所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农科是学校的六大学科之一,植物保护学科是学校重点学科,汇聚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优势,具备推动辽宁山区资源产业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客观条件。同时学校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专家团队、师生投入到脱贫攻坚一线。学校制定《沈阳工学院双师双能型人才引进及培养管理办法》,在减免工作量基础上再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支持学科人才下基层开展社会服务及实践锻炼,通过激励机制鼓励专家学者将论文写在辽宁大地上。

    (二)形成了“科技特派团”的特色扶贫工作模式

    为有效发挥科技扶贫资源,沈阳工学院将最初的辽宁省“三区”人才、零散的科技特派员,最终发展成为稳定的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团,把论文写在辽宁大地上,写在山区林下,形成了“特派团+基地+工作站+产业”的科技扶贫工作模式。该模式以科技特派团专家技术开发为核心,通过在县乡农林管理部门、合作社建立专家工作站的形式,以工作站技术转化为核心,以持续科技服务执行为基础,构成人才链、创新链及产业链三链融合,实现林下经济产业兴旺为目标的科技扶贫模式。

    (三)以科技体验模式推动三产融合服务乡村振兴

    科技体验新理念助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三产融合。参仙谷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新宾永陵镇,学校科技特派团于2016年在参仙谷生态旅游度假区建立了工作站,经特派团多次考察调研后,指导根据其独特的乡村旅游条件,帮助策划乡村旅游项目,优化乡村旅游模式,通过引入动植物标本制作技术、纯粮酿造技术及食品加工技术等项目,将科技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助推一二三产融合。现在,参观仙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游人络绎不绝,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经济收入的大幅提升。

    五、未来规划

    新宾、清原已如期脱贫摘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学校计划将新宾、清原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重点,进行创新引领示范、完善服务规划布局,继续做大做强科技特派团,努力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持续发挥学校人才与科研优势

    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产业,还包括对乡村的领导、治理及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人才。面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亟需人才的现况,学校将给科技特派团成员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成效,鼓励特派团成员创新驱动农村产业革命,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通过培训将有志农村青年培养成为新型农民。扶贫结合扶智,与山区农村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加速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实现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做好政策技术推广提升附加值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关国计民生。沈阳工学院科技支农团队将继续践行“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理念,积极投入辽宁乡村振兴,深入宣讲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与科技创新突破,用当地农民听得懂、记得住、可传播的语言进行宣传,贯彻农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让群众知晓各项好政策和科技应用,增强内生动力,打造知名农林产品品牌,强化产品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协同多学科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乡村振兴涉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5个方面。沈阳工学院科技特派团队将积极发挥学校综合性学科优势,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围绕农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继续针对我省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林下资源开发技术等方面开展培训,针对辽东山区设计开发生态文化产业,将辽东的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将辽东的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为我省山区林业健康发展,为山区林农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